自 3 月 12 日起,广州交警在全市范围开展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整治行动,针对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展开严查严管。对于冲卡等严重违法行为,将采取事后追溯处罚手段,全面强化执法管控力度。
据交警部门消息,自 2024 年 12 月 30 日《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正式施行以来,全市查处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数量同比大幅上升,涨幅超过 130%。与此同时,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同比显著下降,降幅近 30% ,新规成效显著。
“电鸡”涉牌证违法行为多发
3 月 12 日,广州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整治统一行动。在天河立交附近的查车点,短短一小时内,便频繁出现未按规定悬挂号牌、故意遮挡号牌等电动自行车涉牌证违法行为。
上午 10 时许,一名男子驾驶电动自行车时,因未按规定在正后部悬挂号牌,还违规载人且未佩戴安全头盔,被执勤交警当场拦下。当交警询问其为何将号牌悬挂在车头正前方时,男子解释道:“有人跟我说,号牌挂在车尾容易被抓拍,放车头就拍不到了。”
执勤交警依据相关规定,对其未按规定悬挂号牌的行为处以 50 元罚款,并耐心解释:“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,必须按规定在车辆正后部悬挂本市登记的有效号牌。而且,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和驾驶人有责任保持号牌清晰、完整,严禁倒挂、侧挂号牌,也不能故意污损、遮挡号牌,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号牌识别,号牌更不允许转让、出租、出借。” 最终,该男子因三项交通违法行为,累计被罚款 150 元。此次整治行动中,此类因对法规认知不足而违法的情况屡见不鲜,广州交警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与普法宣传,规范电动自行车上路秩序 。
“这车是去年年底买的,买的时候没带牌,当时忙着过年,一来二去就把上牌的事儿给忘了。” 一名男子因驾驶无牌电动自行车上路,被执勤交警拦下后,这样解释道。警方经过仔细核实,确认该车既无号牌,系统中也没有上牌预约记录。
依据《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》,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,若未按规定悬挂本市登记的有效号牌,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扣留车辆,并处警告,或处以 5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。了解情况后,执勤交警严格依照规定,对涉事车辆予以扣留 。
“电鸡”违法行为查处量同比上升超130%“前方为电动自行车禁行路段,请勿驶入……” 近日,在珠江隧道和洲头咀隧道周边路段,广州交警出动多架警用无人机开展 “空中喊话” 行动。这些无人机盘旋在重点区域上空,持续不断地发出提示音,以独特的 “空中引导” 方式,全方位加大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引导力度,督促大家遵守交通法规,安全文明出行。与此同时,广州交警在整治行动中成果显著,“电鸡”(电动自行车)违法行为查处量与去年同期相比,飙升幅度超过 130% ,执法力度与创新举措双管齐下,全力规范城市交通秩序。
全市15条道路试点“机非混行车道”
怎样保障电动自行车“有路走”?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,广州交警通过不断开辟道路资源优化新路径,自去年以来通过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新港路、中山大道西、机场路等路段开展“机非混行车道”试点工作,在没有增加道路资源的情况下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广州共设置了15条“机非混行车道”,交警部门将收集实行阶段的实际效果,综合评估不断优化提升。
广州交警透露:“我们积极推进多个点位的‘微改造’工作,持续优化道路通行条件。以金沙洲大桥为例,在东行上桥合流处,特意拓宽了非机动车的驻足空间,并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替放行措施;针对西堤二马路人民桥段以及广园东路禺东西路,着重优化了慢行交通组织;冼村路段则设置了后绕式公交车站;此外,还对东风路、解放路人行天桥的梯道坡面进行改造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,全力保障电动自行车拥有安全顺畅的通行路径。”
电动自行车管理,既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,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,离不开全市各职能部门、各区的协同合作,更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。广州交警表示,将严格依照《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》相关要求,携手广大市民群众,全力推动综合治理。通过这些努力,减少电动自行车相关伤亡事故,营造更加安全、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。在此,广州交警呼吁广大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,务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做到安全文明出行,共同为城市交通秩序贡献力量
交警部门郑重提醒广大市民:根据相关规定,若电动自行车存在 3 次及以上违法记录,且在交警部门通知后,车主拒不接受处理,交警有权依法扣留车辆。请各位车主务必重视交通法规,及时处理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行为。
同时,若电动自行车所有人的联系方式、身份证明名称或号码发生变更,需在十个工作日内主动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,以免影响正常出行,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遵守交规,安全出行,从每一个细节做起。
Copyright © 2022 深圳市乐充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证: 粤ICP备2023132671号